醫院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業務量不斷上升,基礎設施、醫療設備等硬件陸續改善及擴充,各項管理制度正逐步完善,醫院的整體工作呈持續上升態勢。為了推動醫院各項事業順利開展,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醫院決定在人力資源的規劃、配置、考核、分配與激勵等方面進行優化。定崗定編則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基礎性的工作,它是確定崗位和確定崗位編制的合稱,前者是設計醫院中承擔具體工作的崗位,而后者是設計從事某個崗位的人數。定崗定編涉及醫院目標的落實、員工能力和數量的匹配,從而影響到醫院運營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為此,醫院根據發展的客觀需要,有必要開展定崗定編工作。
一.指導思想
醫院定崗定編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醫院現實情況,既要實行滿負荷工作,又要考慮員工的身心承受能力;既要節約人力成本,又要確保醫療質量;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追求細節的完美。確保定崗定編能規范醫院管理,科學地配置人力資源,并鼓舞員工士氣,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二.定崗定編的原則
1. 尊重現實原則
醫院定崗定編首先應該遵循尊重現實的原則。目前醫院所形成的人員與崗位匹配情況,與醫院的目標、社會文化背景、管理體制、員工的執業理念、長期的工作習慣甚至個人價值觀有很大的關系。醫院在不改變現有體制、無法在短期內大規??s減和增加人員、員工的觀念不可能很快改變等情況下,必須尊重現有崗位和人員的實際,只要能夠通過定崗定編合理調整人員結構,對工作負荷與壓力進行合理分解,對各崗位員工的工作數量、質量、效率進行合理評價,能夠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院員工的人力成本控制意識和效率意識,定崗定編的目的就可以說基本實現。
2.工作需要原則
定崗定編必須以滿足工作需要為根本原則,做到“以事定崗、以崗定人”。按照醫院各部門職責范圍和臨床醫技科室業務范圍確定名稱和編制數,不應因人設崗。
3.精簡高效原則
即堅持因事設崗,因崗設人,精簡冗員,使崗位與人員編制在配備上達到優化,在保證醫院工作質量的前提下,用較少的人員完成較多的工作任務,從而提高醫院工作效率,達到優質高效低耗的目的。
4.結構合理原則
要保證各類人員合理的比例關系和合理的層次結構,使醫院人員達到群體組合的最優化,以發揮醫院人力資源的最大效能。
5.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
醫院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用數量指標來監測的,但有些工作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的,因此,在定崗定編時,必須要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6.動態調整原則
醫院所處的環境及其各種條件變化越來越快,在某一時間段上做出的定崗定編只可能在一定時間段內有意義。醫院人力資源編制應該根據醫院發展、學科建設、工作效率、經營管理水平等因時因地制宜,實施動態管理,以滿足醫院發展的客觀要求。一旦某些關鍵因素產生新的變化,定崗定編就需要跟著進行調整。
三.定崗定編的主要依據
1.衛生部1978年《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
2.人事部發[2006]70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
3.衛生部[1994]第30號《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
4. 衛生部《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
5. 國內同等規模醫院的定崗定編經驗。
以上文件和規范只是普遍性的指導原則,加之個別文件制定的時間較長,目前醫院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理念已發生了很大變化,部分標準可能存在不符合醫院實際之處。因此,具體實施定崗定編時,在堅持遵循以上文件總體框架的基礎上,將充分結合醫院的實際,并參考國內同等規模醫院的定崗定編經驗,以使我院的定崗定編方案切實可行。
定崗定編的積極意義在于可以幫助醫院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和預測,以便更好地促進醫院實現業務目標。由于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難以預測的,因此,定崗定編要充分結合醫院實際的運行狀態,進行適時適當地調整。
同時,定崗定編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基礎和最基本的手段,需要配合績效考核和二級分配方案的實施。否則,各部門和科室都會抱怨工作人員太少,醫院如盲目增加人員,工作效率將會降低。因此,要號召醫院所有科室員工積極參與,通過培訓學習確保全院員工認識定崗定編工作的現實意義和作用,引導全院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各種成本等意識,推動定崗定編工作的順利開展。